为积极响应学校“全球视野・融合发展”国际教育周活动号召,紧扣国际化发展战略与 “学风提升工程”核心要求,由文化艺术学院组织开展的三场主题学术讲座于11月5日开讲,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养老服务、包装设计、文学译介三大前沿与经典议题展开深度分享。
首场讲座于11 月 5 日上午 9:00 在龙泉学术报告厅开讲,由文化艺术学院讲师吴柏良主讲,主题为《他山之石:日本养老服务体系及其中国借鉴》。吴柏良讲师以日本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通过具体案例剖析了日本在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同时,他结合中国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与实践探索,重点分享了国内部分地区借鉴日本模式并进行本土化创新的成功案例,探讨了不同养老模式在资源整合、服务优化等方面的可行路径,为在场师生提供了跨文化养老服务研究的全新视角。
第二场讲座于11 月 5 日下午 13:00 在龙泉1213会议室开展,由四川大学教授陈小林主讲,主题为《未来包装设计触手可及》。陈小林教授以全球化背景下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为核心,通过国内外最新设计案例,展示了可降解材料在包装中的应用、智能包装的交互设计、地域文化元素在包装中的创新表达等前沿实践,鼓励在场师生打破学科边界,将全球视野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在设计中兼顾实用性、创新性与社会责任,为培养国际化设计人才提供了针对性指导。

《未来包装设计触手可及》讲座现场照片
第三场讲座于11 月 5 日晚上 19:00 在龙泉 1213 会议室举行,邀请到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张梅,以《唐诗里的农耕文化以及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为主题展开分享。张梅副教授从唐诗中农耕文化的内涵解读入手,探析唐诗所承载的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精神内核。随后,她聚焦农耕诗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实践,对比了不同译本的翻译策略与表达效果,为在场师生提供了文学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的专业思考,进一步强化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表达的关注与探索。

《唐诗里的农耕文化以及在英语世界的译介》讲座现场照片
三场讲座内容丰富、视角多元,既有跨文化经验的借鉴与分享,也有专业领域的深度探索与前沿展望。现场师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围绕讲座主题提出疑问、分享见解,形成了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